欢迎访问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奉献、开拓、实干、合群

我院首例被治愈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2020-06-30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2110

“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月25日,又一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老张顺利康复出院,这是我院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终于得以见到阳光的他鼓励正在接受治疗的病友们:“继续加油,坚强面对,相信医生,一定不要放弃!”




有创呼吸机摆床边,随时准备插管



今年42岁的老张是武汉人,春节前外出旅行,由于转机抵达广州,发现有发烧咳嗽的症状,立即被送至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同行的妻子、孩子也被隔离。


住院之后,尽管得到了对症治疗,但老张的病情依旧每况愈下,出现了严重的气促、呼吸窘迫,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即使上厕所、吃饭都会觉得不够气,在高流量无创面罩吸氧的情况下,外周血氧饱和度勉强达到90-93%,正常人在不吸氧的情况下都会达到95-98%。


我院重症医学科刘晓青主任通过电话与老张所在医院的主管医生进行了沟通,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之后,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她意识到情况非常不乐观:“患者当时呼吸困难,血气氧和指数110左右,已经处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边缘,除了面罩吸氧还需要无创呼吸机的支持,已经属于危重症的范畴。”




为了进一步做好救治工作,患者被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钟南山院士、重症医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亲自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刘晓青主任再三叮嘱所有的医护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他的情况,针对他的每一项指标去分析,细到呼吸的状态、呼吸机的潮气量、通气量、营养情况等,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不放过,“患者平时血糖高,我们还专门给他配备了糖尿病人餐品。”主管医生林志敏说。


由于老张的病情处于“无创通气”到“有创通气”的边缘,医生专门将有创呼吸机摆在了他的床边,以便随时准备进行气管插管,“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尽可能不给他做气管插管,尽可能不增加患者的痛苦。”林志敏说,在患者刚转来的时候,就表达出不想做气管插管的强烈意愿,“他对插管还是比较恐惧的。”


老张的病毒检测已经全部转阴,站在ICU门口,他与黎毅敏教授(右三)、刘晓青主任(左三)、陈思蓓副主任医师(左二)、陈丽花护长(右二),黄小群护长(右一)等医护团队合影留念



医护充当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信使”



治疗过程中,细心的ICU副主任医师陈思蓓发现,老张经常会在偷偷流眼泪,“我开始以为是不是不舒服,后来沟通之后才知道,他是在担心妻子和孩子们。”由于发病突然,老张住院之后,家人也被隔离了,他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为了安抚老张的情绪,陈思蓓主动和他的家人取得联系,“我们告诉他,太太和孩子们都还好,希望他坚强,早日治好病回家,他听完之后就开始哭,哭完之后就开朗了许多。”就这样,医护人员成了联系老张和家人之间的“信使”,一方面让家人知悉他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对他也是极大的鼓励。


幸运的是,经过医生护士的全力以赴和精心医治,老张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避免了气管插管的痛苦,从卧床不起到可以逐渐坐起来,好转之后的老张跟护士借了笔和纸,开始写日记,“我要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庆余年!”老张说。


刘晓青主任叮嘱老张要重视后期的康复


2月14日,老张的生命体征平稳,终于可以实实在在地走出ICU,转入七楼隔离病房接受后期的康复治疗,在呼吸内科叶枫主任、陈莉延主任及成静护长等医护团队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老张很快得以康复,终于盼到了出院的日子,“很快就可以与家人见面了,非常激动。”虽然一直在医院里面,但是老张通过新闻得知全国几万医护人员正在武汉支援抗疫工作,他说:

“非常感激医护人员的大爱,对我们武汉人民的辛勤付出,希望还在接受治疗的病友们,一定要坚强,不要放弃,听医生和护士的话,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




进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