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奉献、开拓、实干、合群

CTS2019 | 肖毅教授:慢性低通气综合征——呼吸科医生应关注的问题

2019-09-12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2714

2019年9月4日~9月8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9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医学论坛报》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带来会议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报告者:北京协和医院 肖毅

报告时间:9月8日上午08:00-08:25

报告地点:主会场

病因

慢性低通气综合征也叫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或Ⅱ型呼衰,所有能引起分钟通气量减少的原因都能可能引起慢性低通气综合征,包括呼吸驱动不足(脑干)、呼吸冲动传递受损(脊髓和周围神经)、胸部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和形态学异常。

其中,先天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和使用阿片类药物是中枢驱动疾病或因素的代表,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周围神经麻痹、肌营养障碍、特发性硬化等是通气功能障碍因素的代表,而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则结合了两种情况。伴有白天高碳酸血症的慢性低通气和睡眠相关低通气(SRH)没有实质上的区别,SRH代表了慢性低通气综合征的早期阶段。国际睡眠疾病分类(ICSD3)描述了6种类型的低通气疾病,包括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先天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的迟发性中枢性低通气、特发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药物和毒品引起的SRH、疾病引起的SRH。

诊断

由于涉及不同疾病和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够提示或预测慢性低通气综合征或SRH。综合性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和睡眠情况的仔细采集、症状的询问是疾病诊断的关键。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和低通气很容易诊断,通常通过清醒时的动脉血气检查即可诊断;但SRH的诊断则需要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PSG对精确定义疾病和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关键。有创和无创的PCO2的监测也是非常必要的,包括经皮PCO2和呼气末PCO2的检测。

治疗

慢性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不仅是血氧饱和度的改善和高碳酸血症的纠正,还包括整体睡眠的改善。治疗包括减少或停止使用影响呼吸调节、神经传递、肌肉功能的药物;减重;膈肌电刺激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然是低通气综合征的根本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呼吸功,改善通气和氧合,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

对于呼吸科医生,遇见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要考虑呼吸系统疾病,还要想到可能是其他非呼吸系统疾病,以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进入邮箱